•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组织架构
  • 党建园地
    • 党建动态
    • 学习资料
  • 双带头人工作室
    • 工作室概况
    • 工作室制度
    • 工作室动态
    • 工作室成果
  • 专业建设
    • 专业设置
    • 师资队伍
    • 校企合作
    • 教学成果
    • 教学动态
  • 团学风采
    • 团学组织
    • 团学活动
  • 招生就业
    • 招生资讯
    • 就业信息
    • 数创榜样
  • 下载中心
  • 学生作品
    • 图片作品
    • 视频作品
    • 艺绘未来
    • 妙笔丹青
    • 时光留影
    • 精工巧手
  •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架构
  • 党建园地
    党建动态
    学习资料
  • 双带头人工作室
    工作室概况
    工作室制度
    工作室动态
    工作室成果
  • 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教学成果
    教学动态
  • 团学风采
    团学组织
    团学活动
  • 招生就业
    招生资讯
    就业信息
    数创榜样
  • 下载中心
  • 学生作品
    图片作品
    视频作品
    艺绘未来
    妙笔丹青
    时光留影
    精工巧手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学院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非遗数字存档|“赤水润心”志愿服务队采录彝乡四大活态遗产

发布时间:2025-07-07

7月7日,数字创意学院“赤水润心,彝乡筑梦”志愿服务队深入彝乡腹地,队员们通过深度采访与影像采集,全方位记录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项目,为传承和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青春力量。

在水潦赤水河村,祭风节是彝族人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重要仪式,蕴含着彝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祭风节的传承人李禄清、李禄尧讲述了祭风节的起源传说,着重介绍了祭风仪式的具体流程,从准备祭品到诵读祭文,每一个细节都严谨而庄重。二人还现场模拟了祭风仪式的部分环节,让采访团队仿佛置身于那庄严肃穆的祭祀现场,深刻感受到彝族人民对自然的虔诚之心。

db3c890f0313f590053d8e48768a701

8999d0e7904c4c33cc22be4cb4bc863

彝族民歌是彝族人民心灵的吟唱,水潦彝族民歌传承人唐灿祥、唐灿武用悠扬的歌声迎接采访团队。彝族民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涵盖了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爱情故事、历史传说等方方面面。唐灿祥先生现场演唱了一首古老的彝族情歌,那高亢嘹亮的嗓音、婉转悠扬的旋律,仿佛将大家带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彝族爱情世界。唐灿武先生则讲述了彝族民歌的传承方式,强调了口口相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彝族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与喜爱。

23e45a33f0f28a2de4034821508fef2

0e46c19a4a7b38ae1d6a96f9d8e7684

咪苏唢呐作为彝族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其传承人李禄超、李建龙在采访中展示了精湛的技艺。唢呐声声,或高亢激昂,或低沉婉转,仿佛在诉说着彝族人民的喜怒哀乐。二人分享了自己学习唢呐的经历,从最初的兴趣驱动到如今成为传承人,他感慨万分。他们现场演奏了几首经典曲目,那悠扬的唢呐声在彝乡的山水间回荡,让采访团队如痴如醉。通过影像采集,咪苏唢呐的精彩技艺得以留存,为传承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1dbef485563a5bbc301e9d25dd7d18b

674b8ed307ede68998a0a8fd78c4345

在海涯彝寨,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彝族人民对光明、希望与幸福生活的祈愿。范永元先生详细介绍了火把节的历史渊源,从古老的祭祀仪式到如今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他自豪地分享着传承心得,强调了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传统仪式感的重要性。

10590810a8d0409d4f9d63c56f19218

此次“赤水润心,彝乡筑梦”暑期三下乡系列活动,通过深入采访和影像采集,让水潦赤水河村祭风节、水潦彝族民歌、咪苏唢呐和海涯彝寨火把节等彝族民俗文化项目得以全方位呈现。这些活动不仅为传承人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助力彝乡乡村振兴,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

文:余鑫雨 王希文 图:宣传部

初审:牟旭 复审:蒲薇 终审:丁可

上一篇:非遗传承与创意实践,共筑彝乡文化新篇|“赤...
下一篇:数字创意学院召开师德师风专题学习会议

地址:四川泸州龙马潭区长桥路2号
行政办公室电话:0830-3152231
学工办公室电话:0830-3119749

快速通道

  • 正方教务
  • 开放课程
  • 质量工程
  • 管理入口
  • 招生QQ群

  • 数创未来

  • 抖音号

Copyright © 2021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