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数字创意学院现有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书画艺术五个专业,以“创意、创新、创造”为核心理念,紧密对接数字文化产业,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努力打造融优秀民族文化与现代创意设计、数智技术、产品制作及文创衍生为一体的产业学院,是培养特效剪辑师、栏目包装师、微电影制作、虚拟现实技术制作、平面设计师、广告设计师、UI设计师、摄影摄像师、室内装修设计师、工艺美术师、美术教师、书画教师等各类人才的教学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1.艺术设计
专业特色:建立了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赤水河流域非遗普及基地、泸州市非遗普及基地,以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创产业发展为切入点,构建了面向泸州支柱产业白酒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链,以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工作室和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综合服务文创产业,传承创新地方非遗”的专业特色。以赛促教、以赛促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各类专业赛事,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 10 余项,省级各类赛获奖百余项。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广告设计公司、文化传播公司、装潢装饰公司、新闻出版媒体、艺术培训学校等单位从事设计、培训、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2.环境艺术设计
专业特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注于建筑装饰设计领域,将行业技术规范融入教学之中,以产教融合为策略,培养建筑装饰专业设计人才,服务川南城市群设计行业。办学理念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企业项目为载体,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深度融合,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结合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师”培养模式,坚实专业基础,丰富实践经验。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奖项20余项,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建筑装饰、展陈设计、新媒体等行业领域从事室内、景观、展陈的设计、绘图、施工、管理、培训等工作。

3.数字媒体技术
专业特色: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课程覆盖视频、动画、交互等数字媒体项目制作全流程,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与成都力方数字科技、腾讯大成网等行业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共同育人。专业教师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专业技术过硬,实践经验丰富。学生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百余项。智媒时代,数媒岗位需求量巨大,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互联网、短视频、影视、动画、广告、出版、新媒体等行业,从事视觉创意、界面设计、视频策划、摄影摄像、视频剪辑、动画及特效制作、栏目包装制作、影视后期处理、交互设计等工作。

4.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专业特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是数字创意学院拥抱数字经济、文化产业发展,面向国家培育未来产业、形成新质生产力战略目标而开设的全新专业。
本专业是在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建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技术理论水平和艺术人文素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掌握VR(虚拟现实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虚拟环境,与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自然交互,掌握虚拟现实制作及相关软件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知识和技术,能够承担虚拟现实相关技术项目设计与实施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有VR3D美术设计师、VR动画制作师、VR演示制作师、VR游戏设计师、视频剪辑师、影视特效设计师、虚拟现实设备工程师、VR/AR项目产品经理等。

5.书画艺术
专业特色:以培养书法、国画基础教育师资为出发点,制定“全面培养+因材施教”的特色培养方案,突出创作能力培养,注重教育、创新素养提升;与省内十余家书画院、艺术培训机构、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等深度合作,在培养过程中贯通“岗课训展赛”,强调“名家讲座、多元培养”,并依托中国国家画院、中国书协、中国美协名家进行课堂教学与创作指导,培养中小学书画教师、书画装裱师及文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中小学书法教师、中小学美术教师、书画装裱师、美术馆策展人、博物馆和文化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等岗位工作。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师45名,团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教授(博士)、副教授8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7人。教学科研成果显著,现已建成省级、院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重点课题16项、市级科研课题75项,院级教改项目2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近三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优秀的创新高层次教学团队
赵兰,四川大学博士,正高级研究馆员,专业研究艺术考古、文物与艺术史、展览策划与设计、文创策划开发,在专业类CSSCI核心期刊、国家级出版物发表论文多篇。学院打造了一支以赵兰博士为首的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由博士、教授、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留学教师等十余名高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教师组成。教师团结敬业、朝气蓬勃,强化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将艺术与技术融合,把文创作品孵化为文创产品,学业转化为创业,全面走向市场产业。
三、优良的实训条件
学院现有文创设计中心、非遗普及基地、数字设计工作室、数字化摄影棚、室内设计工作室、景观设计工作室等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室40余间;并在重庆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南礼可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四川云上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伊丽莎白婚纱影楼、四川酒城大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丰硕的教学成果
学院建成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省级赤水河流域非遗普及基地,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省级数字化媒体制作教学工厂生产性实训基地,完成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建设课程及百余项教科研课题建设,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近三年来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学生在国家、省级专业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2022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