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理古韵,赋能艺术设计新灵感
2025年4月29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学院2024级160名环境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从沙溪古镇转场至大理古城,开启新一轮艺术采风。教研室主任广耀权表示:"从沙溪的白族民居到大理的古城建筑,这是一次完整的美学认知之旅,希望同学们能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创意的火花。"
一、大理古建筑品鉴:触摸千年历史的艺术脉络
漫步在大理古城的青石板路上,师生们被飞檐翘角的传统建筑深深吸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调研笔记中写道:"'三坊一照壁'不仅是建筑形制,更是一部立体的白族文化教科书。"同学们通过测绘、摄影、速写等方式,详细记录了古城城楼的榫卯结构、文庙的斗拱技艺等建筑细节。
"这些建筑就像凝固的音乐,每一处细节都值得细细品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们感叹道。带队教师王锐介绍,本次考察特别强调"观察-记录-重构"的三步学习法,要求学生在采风中既要捕捉形式美感,更要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大理文创产品调研:传统与现代的创意碰撞
在大理文创市集,师生们深入研究了"风花雪月"主题的文创产品开发。同学们发现,当地设计师通过创新设计,让扎染、甲马等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扎染图案变身时尚单品,甲马版画衍生出数字动画,古城元素转化为文创产品。"最震撼的是设计师对文化符号的现代化诠释,"学生代表万钰林分享道,"他们用当代语言讲述着古老故事。"
通过此次实践,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之美。他们意识到,只有当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文创产品。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们还学会了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文创产品。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设计能力,也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三、民宿设计考察:探寻在地文化与旅居美学的融合
师生们实地走访了大理的多家民宿,深入剖析民宿如何通过设计巧妙平衡地域特色与游客体验。通过对比研究,总结出大理民宿设计的三种模式:传统保护型、创新改造型、现代演绎型,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当地民宿设计中,设计师秉持“以旧修旧”的设计理念——保留老宅的木结构,同时融入现代采光与功能分区,既满足现代游客的身心需求,又传承了传统建筑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们深受启发:“民宿不仅仅是住宿空间,更是在地文化的微型博物馆。”教师们强调,此次考察为学生的设计课程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真实案例,未来可围绕“非遗+住宿”“生态设计”等方向展开深入实践。



"在沙溪我们学会了发现美,在大理我们学会了创造美。"学生代表杨雨婷的感悟道出了此次实践教学的真谛。带队教师们总结指出,此次采风实现了三大转化:文化资源转化为设计素材,传统技艺转化为创新动力,田野调查转化为教学成果。据悉,学院将把此次收集的影像资料、测绘数据和设计方案整理成教学案例库,为后续课程提供宝贵资源。
文:林杨 图:艺术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 初审:牟旭 复审:高媛 终审:丁可